當前位置:首頁 >>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測姿測向】定向井和水平井鉆井技術
新聞發布人:admin 新聞發布時間:2010-09-20 12:05:20
定向井和水平井鉆井技術
定向鉆井就是“使井眼按預定方向偏斜,鉆達地下預定目標的一門科學技術”。
實際鉆井的定向井井眼軸線是一條空間曲線。鉆進一定的井段后,要進行測斜,被測的點叫測點。兩個測點之間的距離稱為測段長度。每個測點的基本參數有三項:井斜角、方位角和井深,這三項稱為井身基本參數,也叫井身三要素。
1.測量井深:指井口至測點間的井眼實際長度。
2.井斜角:測點處的井眼方向線與重力線之間的夾角。
3.方位角:以正北方向線為始邊,順時針旋轉至方位線所轉過的角度,該方向線是指在水平面上,方位角可在0—360°之間變化。
我們根據鉆井用到的慣性產品的技術進行總結,分析各個技術中使用慣性陀螺及加速度計的優勢,最后給出適合鉆井技術的慣性產品。
一、井眼軌跡控制技術
井眼軌跡控制的內容包括:優化鉆具組合、優選鉆井參數、采用先進的井下工具和儀器、利用計算機進行井眼軌跡的檢測預測、利用地層的方位漂移規律、避免井下復雜情況等等。
軌跡控制貫穿鉆井作業的全過程,它是使實鉆井眼沿著設計軌道鉆達靶區的綜合性技術,也是定向井施工中的關鍵技術之一。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按照定向井的工藝過程,可分為直井段、造斜段、增斜段、穩斜段、降斜段和扭方位井段等控制技術。我們根據造斜段所需要的測斜儀進行分析。
根據測斜儀器的種類不同,分為四種定向方式:
1.單點定向
此方法只適用造斜點較淺的情況,通常井深小于1000米。因為造斜點較深時,反扭角很難控制,且定向時間較長。施工過程如下:
(l)下入定向造斜鉆具至造斜點位置(注意:井下馬達必須按廠家要求進行地面試驗)。
(2)單點測斜,測量造斜位置的井斜角,方位角,彎接頭工具面;
(3)在測斜照相的同時,對方鉆桿和鉆桿進行打印,并把井口鉆桿的印痕投到轉盤面的外緣上,作為基準點;
(4)調整工具面(調整后的工具面是:設計方位角+反扭角)。鎖住轉盤、開泵鉆進;
(5)定向鉆進。每鉆進2~4個單根進行一次單點測斜,根據測量的井斜角和方位角及時修正反扭矩的誤差,并調整工具面;
(6)當井斜角達到8~10度和方位合適時,起鉆換增斜鉆具,用轉盤鉆進。
2.地面記錄陀螺(SRO)定向
在有磁干擾環境的條件下(如套管開窗側鉆井)的定向造斜,需采用SRO定向。這種儀器可將井下數據通過電纜傳至地面處理系統,并顯示或用計算機打印出來,直至工具面調整到預定位置,再起出儀器,施工過程如下:
(l)選擇參照物,參照物應選擇易于觀察的固定目標,距井40米左右;
(2)預熱陀螺不少于15分鐘,工作正常才可下井;
(3)瞄準參照物,并調整陀螺初始讀數;
(4)接探管,連接陀螺外筒,再瞄準參照物,對探管和計算機初始化;
(5)下井測量,按規定作漂移檢查;
(6)起出儀器坐在井口,再次瞄準參照物記錄陀螺讀數;
(7)校正陀螺漂移,確定測量的精度;
(8)定向鉆進。
3.有線隨鉆測斜儀(SST)定向
造斜鉆具下到井底后,開泵循環半小時左右,然后接旁通頭或循環接頭。把測斜儀的井下儀器總成下入鉆桿內,使定向鞋的缺口坐在定向鍵上。定向造斜時,可從地面儀表直接讀出實鉆井眼的井斜、方位和工具面,司鉆和定向井工程師要始終跟蹤預定的工具面方向,保持井眼軌跡按預定方向鉆進。
4.隨鉆測量儀(MWD)定向
MWD井下儀器總成安裝在下部鉆具組合的非磁鉆鋌內,其下井前要調整好工作模式和傳輸速度,并準確地測量偏移值,輸入計算機。儀器在井下所測的井眼參數通過鉆井液脈沖傳至地面,信息經地面處理后,可迅速傳到鉆臺。MWD不僅可用于定向造斜,也可用于旋轉鉆進中的連續測量,是一種先進的測量儀器。
二、定向井專用工具——導向鉆井系統
導向鉆井系統(Navigation Drilling System。)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定向鉆井系列工具,使用這種系統,可使工程人員在不起下鉆的情況下就能夠準確、連續、經濟地完成多種定向作業以及復雜的長井段定向作業,即實現連續鉆進和連續控制井眼軌跡。因此,八十年代這種連續控制井眼軌跡的技術出現后,很快就得到發展,并被推廣應用于各類定向井及水平井中,而取得越來越顯著的經濟效益。
導向鉆井系統主要由導向馬達、MWD、PDC鉆頭組成。進行定向作業時,導向馬達(DTU)鎖住轉盤,即和普通的動力鉆具一樣工作,所鉆井眼為一圓??;穩斜鉆進時,轉動鉆柱,由于鉆頭偏距和側向力都很小,鉆柱旋轉鉆出的井眼就是斜直的,達到穩斜的目的。由于配有MWD儀器,可隨時監測井眼軌跡,如果再配上耐用的PDC鉆頭,可實現在不起鉆的情況下連續控制井眼軌跡。
導向鉆井系統最大的特點是用一套鉆具組合實現多種定向作業,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起下鉆時間,縮短了建井周期,節約了鉆井費用,因此對昂貴的海上鉆井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主要優點有:
(l)及時控制井眼軌跡,提高鉆井的準確性。采用MWD跟蹤監測井眼軌跡,一旦發現軌跡不合要求,便可隨時進行方位和井斜的調整,提高井眼軌跡的精度;
(2)減少起下鉆次數,提高鉆井效率。由于使用一套井下鉆具組合,就能完成多種定向作業,減少了起下鉆的次數,從而避免許多井下事故的發生;
(3)充分發揮鉆頭潛力,提高機械鉆速。由于導向動力鉆具的多功能性,減少了為控制井眼軌跡而進行的起下鉆,從而得以優化鉆頭使用效果。鉆頭受到的側向力一般較小,也有利于延長鉆頭壽命和增加鉆頭進尺。
(4)利用計算機技術監測與預測井眼軌跡以及導向馬達和鉆頭的工作性能,能及時調整有關可控因素、鉆進方式,確保井眼軌跡控制得以安全、準確、迅速、連續地進行。
三、測量儀器
定向井測斜儀器可分為兩大類,十幾種規格,我們只介紹六種。
1.單點測斜儀
這種儀器主要由外筒總成、測角機構總成和打撈桿總成三部分組成。其中測角機構總成為其心臟部分,包括羅盤、照像機、定時器(機械或電子式)或傳感器(蒙乃爾運動傳感器)、電池筒。常用的羅盤為10°、20°和90°三種。
單點測斜儀可用于走向鉆井的各項施工作業,可用投測或吊測兩種方式測量井斜、方位和工具面,普通單點測斜儀的工作溫度<125℃,高溫單點測斜儀的工作溫度<250℃,測量精度為:井斜角±0.5°,方位角±l°。
單點測斜儀價格便宜,但測斜時間長,易發生井下事故。目前我國海洋定向井使用較少。
2.電子多點測斜儀(ESS或ESI)
ESI電子多點測斜儀采用三軸磁通門和三軸加速度計分別測量方位和井斜。每個測點除記錄井斜和方位外,還可記錄溫度、電池電壓和井眼參數,所有測量結果全部儲存在探管的儲存器里。提出儀器后,再經過計算機、打印機把結果打印出來。
ESI或ESS具有操作簡單、經久耐用、測量精度高等優點,是一種較先進的測斜儀器。
(1)ESI互的技術指標
工作壓力:95.5兆帕(13848磅/英寸2)
工作溫度:0~125℃
溫度精度:±3℃
方位精度:l°(井斜>10°,磁傾角<70°)
井斜精度:±0.l°
地磁場強度:±0.2°微泰斯拉(micro Teslas)
地磁傾角:±0.2°
存儲量:1500測點
測量間隔:10~600秒
延遲時間:10~9999秒
抗壓管長:3.70米(12英尺)
抗壓管直徑:44.5毫米(13/4英寸)
(2)ESS的技術指標
工作溫度:不超過125℃
溫度測量精度:±l℃
井斜角測量范圍:0~18°
井斜角測量精度:±0.1°
方位角測量范圍:0~360°
方位角測量精度:±1°(井斜角>10°,磁傾角<70°)
磁性工具面測量精度:±1°(井斜角>10°,磁傾角<70°)
高邊工具面測量精度:±1°(井斜角>10°)
磁場強度測量精度:±0.2°微泰斯拉
重力測量精度:±0.003G
儀器外徑:35毫米(13/8英寸)
儀器長度(包括電池筒):單點工作方式1.42米(553/4英寸)
多點工作方式2.07米(811/2英寸)
3.有線隨鉆儀
有線隨鉆測斜儀主要由井下測量系統、地面計算機系統和絞車三部分組成。探管是井下測量系統的心臟,它主要由兩套傳感器(三軸磁通門和三軸加速度計)、其他傳感器及電子線路組成。探管的功能是測量井眼的各種參數,電子線路把各種參數變成電信號,通過單心電纜把電信號輸給地面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把各種電信號進行放大、譯碼處理,分別以數字形式直觀顯示在顯示屏、司鉆讀數器和輸入打印機,然后由打印機把各種井眼參數的測量結果打印出來。
地面計算機系統是有線隨鉆儀的控制中心,為井下儀器提供電源,監測井下儀器的工作狀況,選擇儀器的工作方式,測量所需要的井眼參數。絞車用于起下電纜(井下儀器),電纜通過旁通接頭和高壓循環頭進入鉆桿內。
4.無線隨鉆儀(MWD)
(1)工作原理簡介
無線隨鉆儀(MWD)由井下儀器總成、地面接收儀表和地面處理系統三大部分組成。以斯派里森MWD為例,簡述MWD的工作原理如下:
MWD的井下部分,在下井之前,預先按定向井工程師對所采集測量數據的要求,進行特定的模式設置,組裝在專用的非磁懸掛短節內,隨鉆具組合一起下井。由井下發電機(通過泥漿流動)供應電源,測量信號的輸出由泥漿壓力脈沖來完成。在立管上安裝信號接收裝置(壓電感應器),信號接收裝置接收壓力脈沖信號,并將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輸給地面計算機,計算機系統對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譯碼,分別以數字形式直觀顯示在顯示屏、司鉆讀數器和輸入打印機,也可傳輸到遙遠的基地辦公室。
(2)MWD的類型
MWD信號傳輸系統可分為泥漿壓力脈沖和電磁波兩種,通常采用第一種傳輸方式。泥漿壓力脈沖又可分為正脈沖、負脈沖、連續波三種形式。井下儀器部分有可回收式和不可回收式兩種。
我國海上常用的三種MWD類型如下:
斯派里森MWD屬于正脈沖形式,井下儀器不可回收。
哈里伯頓BGD型MWD為負脈沖形式,井下儀器不可回收。
安納聚爾slim Ⅰ型MWD為正脈沖形式,井下儀器可以回收。
5.隨鉆測井系統(LWD)
1992年,我國海洋石油開始使用最先進的隨鉆測井系統(LWD),它可以進行實際測井,完全替代電測。在大斜度井、水平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LWD是在MWD的基礎上,增加了多種用于電測的井下傳感器,
使井下傳感器增加到三十多個。因此,除了測量井眼參數以外,LWD還可以測量井下鉆壓、扭矩,以及測井資料,如伽馬、地層電阻率、中子等。但LWD價格昂貴,維修保養也比較困難。
無論MWD還是LWD,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使司鉆和地質家能有效地“看”到井下實時發生的情況。由于井下測量參數與地面接收數據之間只有幾分鐘的滯后時間,從而改善和縮短了決策過程。
6.地面記錄陀螺(SRO)
(1)系統描述
井下儀器包括:SRO探管、水平轉子陀螺、儀器外筒(包括儀器帽、電纜頭、扶正短節、連接器、儀器筒、電池筒、加長桿、定向桿)。
地面儀表及設施包括:地面計算機和打印機、陀螺預熱箱、定向三角架總成、瞄準器組合、司鉆讀出器、電纜絞車、滑輪及手工具和萬用表。
(2)用途
綜上所述,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是鉆井測斜必需的高精度傳感器,在各種測斜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選擇合適的慣性產品是系統優良的保障。
湖北天門信正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多年的行業積累,已經與國內外知名慣性傳感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立足國內,為國內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鉆井測斜定向產品。
下面是可以提供的部分產品列表,供客戶查詢:
(歡迎行業內人士來電索取詳細資料)
1. FH2000M系列石英撓性加速度計
2. JB-03 微型加速度計
3. 瑞士Colibrys加速度計
定向鉆井就是“使井眼按預定方向偏斜,鉆達地下預定目標的一門科學技術”。
實際鉆井的定向井井眼軸線是一條空間曲線。鉆進一定的井段后,要進行測斜,被測的點叫測點。兩個測點之間的距離稱為測段長度。每個測點的基本參數有三項:井斜角、方位角和井深,這三項稱為井身基本參數,也叫井身三要素。
1.測量井深:指井口至測點間的井眼實際長度。
2.井斜角:測點處的井眼方向線與重力線之間的夾角。
3.方位角:以正北方向線為始邊,順時針旋轉至方位線所轉過的角度,該方向線是指在水平面上,方位角可在0—360°之間變化。
我們根據鉆井用到的慣性產品的技術進行總結,分析各個技術中使用慣性陀螺及加速度計的優勢,最后給出適合鉆井技術的慣性產品。
一、井眼軌跡控制技術
井眼軌跡控制的內容包括:優化鉆具組合、優選鉆井參數、采用先進的井下工具和儀器、利用計算機進行井眼軌跡的檢測預測、利用地層的方位漂移規律、避免井下復雜情況等等。
軌跡控制貫穿鉆井作業的全過程,它是使實鉆井眼沿著設計軌道鉆達靶區的綜合性技術,也是定向井施工中的關鍵技術之一。
井眼軌跡控制技術按照定向井的工藝過程,可分為直井段、造斜段、增斜段、穩斜段、降斜段和扭方位井段等控制技術。我們根據造斜段所需要的測斜儀進行分析。
根據測斜儀器的種類不同,分為四種定向方式:
1.單點定向
此方法只適用造斜點較淺的情況,通常井深小于1000米。因為造斜點較深時,反扭角很難控制,且定向時間較長。施工過程如下:
(l)下入定向造斜鉆具至造斜點位置(注意:井下馬達必須按廠家要求進行地面試驗)。
(2)單點測斜,測量造斜位置的井斜角,方位角,彎接頭工具面;
(3)在測斜照相的同時,對方鉆桿和鉆桿進行打印,并把井口鉆桿的印痕投到轉盤面的外緣上,作為基準點;
(4)調整工具面(調整后的工具面是:設計方位角+反扭角)。鎖住轉盤、開泵鉆進;
(5)定向鉆進。每鉆進2~4個單根進行一次單點測斜,根據測量的井斜角和方位角及時修正反扭矩的誤差,并調整工具面;
(6)當井斜角達到8~10度和方位合適時,起鉆換增斜鉆具,用轉盤鉆進。
2.地面記錄陀螺(SRO)定向
在有磁干擾環境的條件下(如套管開窗側鉆井)的定向造斜,需采用SRO定向。這種儀器可將井下數據通過電纜傳至地面處理系統,并顯示或用計算機打印出來,直至工具面調整到預定位置,再起出儀器,施工過程如下:
(l)選擇參照物,參照物應選擇易于觀察的固定目標,距井40米左右;
(2)預熱陀螺不少于15分鐘,工作正常才可下井;
(3)瞄準參照物,并調整陀螺初始讀數;
(4)接探管,連接陀螺外筒,再瞄準參照物,對探管和計算機初始化;
(5)下井測量,按規定作漂移檢查;
(6)起出儀器坐在井口,再次瞄準參照物記錄陀螺讀數;
(7)校正陀螺漂移,確定測量的精度;
(8)定向鉆進。
3.有線隨鉆測斜儀(SST)定向
造斜鉆具下到井底后,開泵循環半小時左右,然后接旁通頭或循環接頭。把測斜儀的井下儀器總成下入鉆桿內,使定向鞋的缺口坐在定向鍵上。定向造斜時,可從地面儀表直接讀出實鉆井眼的井斜、方位和工具面,司鉆和定向井工程師要始終跟蹤預定的工具面方向,保持井眼軌跡按預定方向鉆進。
4.隨鉆測量儀(MWD)定向
MWD井下儀器總成安裝在下部鉆具組合的非磁鉆鋌內,其下井前要調整好工作模式和傳輸速度,并準確地測量偏移值,輸入計算機。儀器在井下所測的井眼參數通過鉆井液脈沖傳至地面,信息經地面處理后,可迅速傳到鉆臺。MWD不僅可用于定向造斜,也可用于旋轉鉆進中的連續測量,是一種先進的測量儀器。
二、定向井專用工具——導向鉆井系統
導向鉆井系統(Navigation Drilling System。)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定向鉆井系列工具,使用這種系統,可使工程人員在不起下鉆的情況下就能夠準確、連續、經濟地完成多種定向作業以及復雜的長井段定向作業,即實現連續鉆進和連續控制井眼軌跡。因此,八十年代這種連續控制井眼軌跡的技術出現后,很快就得到發展,并被推廣應用于各類定向井及水平井中,而取得越來越顯著的經濟效益。
導向鉆井系統主要由導向馬達、MWD、PDC鉆頭組成。進行定向作業時,導向馬達(DTU)鎖住轉盤,即和普通的動力鉆具一樣工作,所鉆井眼為一圓??;穩斜鉆進時,轉動鉆柱,由于鉆頭偏距和側向力都很小,鉆柱旋轉鉆出的井眼就是斜直的,達到穩斜的目的。由于配有MWD儀器,可隨時監測井眼軌跡,如果再配上耐用的PDC鉆頭,可實現在不起鉆的情況下連續控制井眼軌跡。
導向鉆井系統最大的特點是用一套鉆具組合實現多種定向作業,這樣就節省了大量的起下鉆時間,縮短了建井周期,節約了鉆井費用,因此對昂貴的海上鉆井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其主要優點有:
(l)及時控制井眼軌跡,提高鉆井的準確性。采用MWD跟蹤監測井眼軌跡,一旦發現軌跡不合要求,便可隨時進行方位和井斜的調整,提高井眼軌跡的精度;
(2)減少起下鉆次數,提高鉆井效率。由于使用一套井下鉆具組合,就能完成多種定向作業,減少了起下鉆的次數,從而避免許多井下事故的發生;
(3)充分發揮鉆頭潛力,提高機械鉆速。由于導向動力鉆具的多功能性,減少了為控制井眼軌跡而進行的起下鉆,從而得以優化鉆頭使用效果。鉆頭受到的側向力一般較小,也有利于延長鉆頭壽命和增加鉆頭進尺。
(4)利用計算機技術監測與預測井眼軌跡以及導向馬達和鉆頭的工作性能,能及時調整有關可控因素、鉆進方式,確保井眼軌跡控制得以安全、準確、迅速、連續地進行。
三、測量儀器
定向井測斜儀器可分為兩大類,十幾種規格,我們只介紹六種。
1.單點測斜儀
這種儀器主要由外筒總成、測角機構總成和打撈桿總成三部分組成。其中測角機構總成為其心臟部分,包括羅盤、照像機、定時器(機械或電子式)或傳感器(蒙乃爾運動傳感器)、電池筒。常用的羅盤為10°、20°和90°三種。
單點測斜儀可用于走向鉆井的各項施工作業,可用投測或吊測兩種方式測量井斜、方位和工具面,普通單點測斜儀的工作溫度<125℃,高溫單點測斜儀的工作溫度<250℃,測量精度為:井斜角±0.5°,方位角±l°。
單點測斜儀價格便宜,但測斜時間長,易發生井下事故。目前我國海洋定向井使用較少。
2.電子多點測斜儀(ESS或ESI)
ESI電子多點測斜儀采用三軸磁通門和三軸加速度計分別測量方位和井斜。每個測點除記錄井斜和方位外,還可記錄溫度、電池電壓和井眼參數,所有測量結果全部儲存在探管的儲存器里。提出儀器后,再經過計算機、打印機把結果打印出來。
ESI或ESS具有操作簡單、經久耐用、測量精度高等優點,是一種較先進的測斜儀器。
(1)ESI互的技術指標
工作壓力:95.5兆帕(13848磅/英寸2)
工作溫度:0~125℃
溫度精度:±3℃
方位精度:l°(井斜>10°,磁傾角<70°)
井斜精度:±0.l°
地磁場強度:±0.2°微泰斯拉(micro Teslas)
地磁傾角:±0.2°
存儲量:1500測點
測量間隔:10~600秒
延遲時間:10~9999秒
抗壓管長:3.70米(12英尺)
抗壓管直徑:44.5毫米(13/4英寸)
(2)ESS的技術指標
工作溫度:不超過125℃
溫度測量精度:±l℃
井斜角測量范圍:0~18°
井斜角測量精度:±0.1°
方位角測量范圍:0~360°
方位角測量精度:±1°(井斜角>10°,磁傾角<70°)
磁性工具面測量精度:±1°(井斜角>10°,磁傾角<70°)
高邊工具面測量精度:±1°(井斜角>10°)
磁場強度測量精度:±0.2°微泰斯拉
重力測量精度:±0.003G
儀器外徑:35毫米(13/8英寸)
儀器長度(包括電池筒):單點工作方式1.42米(553/4英寸)
多點工作方式2.07米(811/2英寸)
3.有線隨鉆儀
有線隨鉆測斜儀主要由井下測量系統、地面計算機系統和絞車三部分組成。探管是井下測量系統的心臟,它主要由兩套傳感器(三軸磁通門和三軸加速度計)、其他傳感器及電子線路組成。探管的功能是測量井眼的各種參數,電子線路把各種參數變成電信號,通過單心電纜把電信號輸給地面計算機系統。計算機把各種電信號進行放大、譯碼處理,分別以數字形式直觀顯示在顯示屏、司鉆讀數器和輸入打印機,然后由打印機把各種井眼參數的測量結果打印出來。
地面計算機系統是有線隨鉆儀的控制中心,為井下儀器提供電源,監測井下儀器的工作狀況,選擇儀器的工作方式,測量所需要的井眼參數。絞車用于起下電纜(井下儀器),電纜通過旁通接頭和高壓循環頭進入鉆桿內。
4.無線隨鉆儀(MWD)
(1)工作原理簡介
無線隨鉆儀(MWD)由井下儀器總成、地面接收儀表和地面處理系統三大部分組成。以斯派里森MWD為例,簡述MWD的工作原理如下:
MWD的井下部分,在下井之前,預先按定向井工程師對所采集測量數據的要求,進行特定的模式設置,組裝在專用的非磁懸掛短節內,隨鉆具組合一起下井。由井下發電機(通過泥漿流動)供應電源,測量信號的輸出由泥漿壓力脈沖來完成。在立管上安裝信號接收裝置(壓電感應器),信號接收裝置接收壓力脈沖信號,并將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傳輸給地面計算機,計算機系統對電信號進行放大、處理、譯碼,分別以數字形式直觀顯示在顯示屏、司鉆讀數器和輸入打印機,也可傳輸到遙遠的基地辦公室。
(2)MWD的類型
MWD信號傳輸系統可分為泥漿壓力脈沖和電磁波兩種,通常采用第一種傳輸方式。泥漿壓力脈沖又可分為正脈沖、負脈沖、連續波三種形式。井下儀器部分有可回收式和不可回收式兩種。
我國海上常用的三種MWD類型如下:
斯派里森MWD屬于正脈沖形式,井下儀器不可回收。
哈里伯頓BGD型MWD為負脈沖形式,井下儀器不可回收。
安納聚爾slim Ⅰ型MWD為正脈沖形式,井下儀器可以回收。
5.隨鉆測井系統(LWD)
1992年,我國海洋石油開始使用最先進的隨鉆測井系統(LWD),它可以進行實際測井,完全替代電測。在大斜度井、水平井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LWD是在MWD的基礎上,增加了多種用于電測的井下傳感器,
使井下傳感器增加到三十多個。因此,除了測量井眼參數以外,LWD還可以測量井下鉆壓、扭矩,以及測井資料,如伽馬、地層電阻率、中子等。但LWD價格昂貴,維修保養也比較困難。
無論MWD還是LWD,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使司鉆和地質家能有效地“看”到井下實時發生的情況。由于井下測量參數與地面接收數據之間只有幾分鐘的滯后時間,從而改善和縮短了決策過程。
6.地面記錄陀螺(SRO)
(1)系統描述
井下儀器包括:SRO探管、水平轉子陀螺、儀器外筒(包括儀器帽、電纜頭、扶正短節、連接器、儀器筒、電池筒、加長桿、定向桿)。
地面儀表及設施包括:地面計算機和打印機、陀螺預熱箱、定向三角架總成、瞄準器組合、司鉆讀出器、電纜絞車、滑輪及手工具和萬用表。
(2)用途
- 在有磁干擾的井眼中走向造斜及扭方位作業。
- 在套管內定向開窗側鉆。
- 使用地面記錄陀螺進行定向、扭方位、側鉆,可以從地面讀數器監視井下造斜工具的工具面角,定向井人員可以把工具面調到需要的方向上。
- 操作地面記錄陀螺的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有線隨鉆測斜儀(SST)和水平轉子陀螺測斜儀的操作程序。
- 地面記錄陀螺校正漂移和中心校正均由計算機完成,由打印機打印出測量結果,比單點陀螺操作簡便、效率高。
綜上所述,加速度計和陀螺儀是鉆井測斜必需的高精度傳感器,在各種測斜系統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選擇合適的慣性產品是系統優良的保障。
湖北天門信正科技有限公司依靠多年的行業積累,已經與國內外知名慣性傳感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立足國內,為國內用戶提供高性價比的鉆井測斜定向產品。
下面是可以提供的部分產品列表,供客戶查詢:
(歡迎行業內人士來電索取詳細資料)
1. FH2000M系列石英撓性加速度計
2. JB-03 微型加速度計
3. 瑞士Colibrys加速度計
- MS8000
- MS9000D
- NV-QA100單軸石英撓性加速度計
- WSJ-Ⅱ/B型石英加速度計
- WSJ-Ⅱ/C型石英加速度計
- MODEL750高精度定向傳感器
- MODEL751伽馬傳感器
- MODEL850高精度定向傳感器
- MODEL533微型三軸磁通門磁力儀
- MODEL534微型三軸磁通門磁力儀
- MODEL535微型三軸磁通門磁力儀
- MODEL543高速角定位傳感器
- MODEL544微型角定位傳感器
- MODEL547微型角定位傳感器